企业社交

|

员工通道

  • 企业邮箱
  • 办公平台
|

防伪查询

  • 16位二维码防伪查询
  • 12位或17位二维码防伪查询
|

电子采购平台

  • 电子采购平台
文化活动
缘文化

乡愁萦绕奋斗路

发布日期:2010-09-28 浏览次数:19921

有人说,奋斗始于理想,理想源于儿时的梦幻。倘若果真如此,那郭丽琴算得上是个例外。

儿时在涟水县蒋庵乡的农村老家,郭丽琴其实挺孤单。年长自己许多的三个哥哥常常不愿身边老是带着个“跟屁虫”。也是,正听评书《岳飞传》到引人入胜处,她倒好,“什么也不懂偏要问东问西”。到教室上课,她还是形影不离,不到上学的年龄,偏要怯生生地躲在教室后门口,直愣愣盯着老师看,听得比学堂里的哥哥还认真。

回忆儿时这段时光,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郭丽琴也不禁笑出了声来。不过,她坦言,这段“跟屁虫”的日子,着实让她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她竟然可以借助一本《新华字典》,读完《说岳全传》、《三侠五义》、《聊斋志异》、《唐史演义》等诸多半文半白的书籍。

要说儿时的梦幻,她真没有。父亲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她似懂非懂,但也的确朦朦胧胧意识到,自己打小生活的这片土地,真穷。什么时候能远离这片土地,一定很幸福。

读完小学五年级,父亲帮她转学到了涟水县中。进了“城”,一心想要远离贫瘠故土的郭丽琴开始渐渐懂得什么是读书改变命运。结果是,她真的创造了人生求学阶段的辉煌——从小学到大学,她几乎门门功课考第一。高考那年,她还被保送到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可郭丽琴拒绝了这样的保送机会。按她的话说,“南京还是离老家太近,要上就上个离家远的。再说了,保送上大学没有任何挑战性可言,自己真刀真枪地考上大学,那才真自豪。”

郭丽琴如愿以偿。1989年,平时就酷爱摘录名人警句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在常人看来,多么枯燥多么意识形态的学科。可步入大学校园的郭丽琴却被一条横幅标语所深深打动。标语上写着: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精神的家园。彼时彼刻,这是何其切合她的心境呀。事实上,当她慢慢开始畅游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浩瀚海洋,特别是在研读了老庄哲学的全部精髓后,她不禁为自己选择了哲学这门学科而激动不已。

然而,这份激动只意味着哲学不过是自己的兴趣而已,现实远比哲学来得直接。从郭丽琴这届大学生起,全国所有高校的大学毕业生都不再包分配。一个学哲学的,到社会上又能干点啥呢?郭丽琴迷茫了。她显然还来不及想,无论如何,自己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她被确定为全班同学中留京工作的第一人,顺利地进入了《新闻出版报》社工作。

现在想想,郭丽琴对自己大学选择的哲学专业依然心存庆幸。正是哲学思维方式在大学时期的养成,使她在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了周围的新环境。上班第一天,正好赶上一位同事被调离。有一个版面实在没有人手弄,最后交到了第一天上班的郭丽琴手中。一个满脑子哲学思想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高材生,怎么懂办报看版面哟。偏偏一向要强的郭丽琴又觉得不好意思问人,只好看人家怎么做然后依葫芦画瓢偷着学。没想到,从没摸过版面的郭丽琴,平生第一次画出来的版面就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后来,郭丽琴从《新闻出版报》社去了《中华周末报》。这里的工作相对清闲,不符合她的“情趣”,于是郭丽琴再次更换工作单位,去了由团中央主管的杂志刊物——《中华儿女》报刊社,做的是高端人物访问。接的第一个采访单,就是采访有中国国画王之称的王立夫。结果,这篇报道一刊发,被王立夫称为是他所见到过的最好的一篇报道。

在《中华儿女》报刊社,郭丽琴可谓如鱼得水,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有关部门曾这样评价她:

“郭丽琴同志政治强、业务精,在《中华儿女》报刊社工作15年,一直是社里重点培养的业务骨干。该同志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出能力与良好素质,使其很快成长为报刊社最年轻的社领导,同时也显示了可进行重点培养发展的潜质。

采写、编辑大量稿件,体现较高的业务水平。郭丽琴同志业已采编的数百万字作品,体现出了深厚的业务功底。特别是采写的作品《获得荷兰皇家勋章的林德华》、《非洲华人酋长胡介国》、《告别侨办的郭东坡》等,赢得了港澳侨界知名人士称赞并曾获得广东省侨办颁发的新闻奖;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等部门也多次对郭丽琴同志的文章表示赞赏和感谢。

领衔刊物的多项目研发,体现较强的创新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郭丽琴同志开创的《中华儿女》港澳侨胞报道,是全国最早集中展示港澳侨界爱国人士的人物专栏,受到了港澳侨界和bbin糖果派对电子游戏国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1995年,她主持将《中华儿女》海外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并从刊物定位、包装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版,使国内第一本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人物类期刊扩大了报道面和影响力;1996年,她根据报刊社部署负责筹建图书编辑部,并于当年编辑出版了《中华儿女风云人物系列丛书》(一套六本计100多万字)等图书,创利一百余万元;1998年,她主持创办《中华儿女?风尚导刊》,开辟了《中华儿女》在时尚领域的刊物,奠定了目前报刊社所属大型时尚刊物《优品》的基础;2006年,她作为《中华儿女》国内版全面改彩和改版的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对刊物性质、内容定位、版式风格和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使国内版面貌一新;2007年她再挑重担,独自主持创办《中华儿女?青联刊》,几乎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仅用三四个月时间创办起一份高质量刊物,堪称为一个奇迹。多个重点项目的担纲,使该同志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检验。

全面负责重点部门工作,体现成熟的管理手段。《中华儿女》报刊社有近三十个派驻机构约200人,是报刊社采编及经营重要队伍。郭丽琴同志在2001年接手记者部(负责派驻机构的综合业务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后,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对派驻机构进行全面的整顿,树立起了《中华儿女》的崭新形象和良好风貌。”

官至报刊社副总编辑,郭丽琴依然怀念做专访记者的时光。正是那段与高端人物面对面的历练,让她积累了许多人生的宝贵财富。以致后来的每次人物专访,她都能与采访对象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且多年来联系不断。她身上独具魅力的亲和力,无疑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解。

关于家乡,郭丽琴十分想念。她说,尽管她已经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但老家村中的那条小河,那些儿时的玩伴,当年小学、中学老师的谆谆教导和上课时的情景,还有这份远离家乡多年后的乡愁,都时时萦绕在她的心间……

(王健全 杜勇清 周洋 )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